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评《西山寻梅》的艺术特色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评《西山寻梅》的艺术特色

2015-09-22    bet36365真正的官网    阅读:

  刊发于《鄂州日报》2015年5月13日

  □姜锋青

  西山之麓,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它的名字叫"鄂州"。新时期以来,游客们把它称作是"荆楚文化静谧的后院"。这不错,历代的文化人,得势或失意的,都喜欢到这里来走走,或隐居,或小住,或留下翰墨丹青,或构建亭台水榭,或写下诗词歌赋……漫步其间,文化贝壳俯拾即是。吴楚春秋,秦砖汉瓦,还有唐诗山水,宋词田园,你随意溜达,或许一不小心就踩上了李白、苏轼的脚印……

  西山之麓,有一汪美丽的水乡,呈"三叶荷"之美状,烟波浩渺的梁子湖,奇谲瑰丽的红莲湖,晶莹如玉的洋澜湖,还有大江绕城,樊川旖旎,波光里藏着美妙的神话,涟漪中荡漾着千古传奇……诗人说,鄂州是水乡,鄂州是水城,水是鄂州的灵魂啊,澹澹云山悠悠圣水,孕育了鄂州一代又一代英才俊杰。

  于是,我的案头才有了这一本讴歌鄂州、赞美鄂州的散文集《西山寻梅》。这本散文集是鄂州日报为纪念创刊30周年向广大读者捧出的一份特别献礼。30年来,鄂州的作者们在《西山》副刊这块园地上辛勤播种、报社编辑们培土浇灌,是他们的奉献与赋予,催开了这朵吐蕊的奇葩,《西山寻梅》书名之内蕰,也在于此。散文集因容量有限,这里只是精选了部分作者的作品,而且内容皆以歌颂家乡、赞美鄂州为主。集子分"外地作家眼里的鄂州"、"辉煌鄂州"、"悠久鄂州"、"美丽鄂州"四个部分,既有徐迟、王蒙、方方、柯愈春等名家的佳构,也有刘敬堂、彭祖贻、刘国安等鄂州文坛领军人物的力作,更多的则是生于斯、长于斯的鄂州文人的情感寄托。或兴酣落笔摇山岳,或诗成笑傲凌江洲,或片言可以明百意,或坐驰可以役万象……

  改革开放以来,鄂州这颗晶莹璀璨的江南明珠在时代春风中日益光耀夺目。它的惊人巨变激发了鄂州儿女热爱家乡、讴歌故土的火热情感,人们几乎是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散文这种直抒灵性的文体,将内心的感受与体验"发而为文",写出了一篇又一篇倾心倾情之作。难能可贵的是,鄂州日报适时而动,因势利导,一次次在《西山》副刊上开辟专栏或举办征文活动,为繁荣和推动鄂州的文学创作打造平台,提供发表园地。30年来,不仅培养出一支阵容强大的业余作者队伍,更重要的是为鄂州姹紫嫣红的文艺百花园增添了无限春色。

  这里,请允许我忽略其他文学报刊对于作家排名的顺序,按照《西山寻梅》四个部分的次序来谈。"辉煌鄂州"篇中刘敬堂的《灶台落大雁的地方》,写的是一个"遥远的梦",也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梦。作者"故地重游",触景生情,讴歌了"西洋畈"天上人间的巨大变化:"走进十公里长的花卉走廊,就像走进了色彩的河流,除了一万余盆造型古朴的盆景和千姿百态的根雕之外,更多的是正在争奇斗艳的鲜花。比利时杜鹃、红叶碧桃,开得如火如荼,新引进的红盖头,宛如娇羞的新娘子,惹得一群蝴蝶久久不肯飞走……"文笔清新隽永,极富诗情画意,作者心中的喜悦之情伴随馥郁的花香传递给读者。余佑庭的《鄂州风景线》,姜继尚的《令人神往的凤凰广场》,熊寿昌、黄国红的《铜镜寄情谊》,肖成旭的《回望鄂州》,李名发的《引得凤凰栖枝头》等,内容厚实,语言简洁。尤其是《引得凤凰栖枝头》淡雅质朴,"话家常"式的叙述,将飞翔在作者心灵中美丽的凤凰描绘得如诗如梦,且情意深远。"悠久鄂州"篇中孙新民的《寻找退谷》、武铭的《寻找望夫石》、周承水的《人文西山》、梦海的《随陶片潜入》、樊小庆的《淡去了的大西门广场》、艾三明的《石门漫话》、李久香的《一瓣心香祭熊桴》以及傅庸武、杜政宁、徐艳萍等人的作品,构思新颖,寓意深刻,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品读回味,令人联想历史、世事,顿生风云际会之感。是的,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吴楚大地上,历史上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造,有"蜚将冲天,鸣将惊人"的霸气,有"灭楚必秦,亡秦必楚"的兴衰……历史岁月的洗礼,使得古典文明愈加玲珑剔透,现代文化成果更是灿若星斗,一派生机!

  "美丽鄂州"篇中,写得美妙出色的散文就更多了。著名诗人白雉山的《白雉山赋》,骆天祥的《烟雨江南》,庞良君的《骆文的梁子湖之行》,邱风的《泛舟花马湖》,余凤兰的《在水一方》,刘修珍的《品味西山》,王义文的《千年澄碧菩萨泉》,涂林芬的《窗外,云卷云舒》,汪子恒的《西山散记》,鲁柳青的《长港啊,长港》,曹晓凌的《观音阁畅想》,张赤军的《千娇百媚鄂州菜》,郭相时的《荷乡咏叹调》,陈枭的《忆起故乡"菱角菜"》,邓文兴的《翠竹山庄观雨景》,范先机的《钟情白雉山》,胡茂新的《四眼井》,李红学的《家住高家巷》,余国民的《葛山三章》,以及叶有声、朱寒霜、田克华、姚玉珍、陈敏、殷晓华、刘勇、肖慧芳等人的散文,真是不胜枚举,这些作品色彩斑斓如金秋红叶,品质洁白如仲夏荷花,文采富丽如三春奇葩,有的风格粗犷,有的感情细腻,有的充满思辨色彩,有的真情袒露直抒胸臆。

  还有的作品颇具个人色彩,有明显的艺术特色和个性追求。比如骆天祥的《烟雨江南》,以诗的语言,诗的意境,凸显梁子湖青峰山的韵致。作者还以超然脱俗的禅心,于洗涤灵魂的雨雾中,看"粉红色的花瓣在风中摇曳",听"随风传来的阵阵钟磬之声",好一派空灵意境。又如彭祖贻的《闲话苏东坡之游西山》,写得轻盈飘逸,作者之灵魂,如同附体在大文豪苏轼身上,以旷达之襟怀和潇洒之笔法,"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读来回味无穷。王龙芳的《长江背上的美人痣》早已为文学界朋友们所称道,作者以其温馨多姿的情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赋予心灵钟爱的故园景观以鲜活的灵魂;刘国安的《难忘的牧童时光》,文笔质朴,感情深沉。特别是文章的结尾,留下绕梁三日的余音:"每每想起这段难忘的时光,总能让我忆起一湖春色、半片晚霞;总能让我忆起三点星火、晨钟暮鼓;也能让我忆起袅袅炊烟,风啸雨吟……把人们带进童年的天堂"。姜昭文、张琪的《乡土情怀》、《春天的云雀》,带着泥土的芬芳,委婉细致的笔融入了浓郁的乡情及故园的现状思考,读后使人回味;杨扬的《在江之南》,写得文采飞扬。作者"站在西山之巅,放眼大江东去",发出"阅不尽古城沧桑,数不尽千古风流"之喟叹。其思维缜密,笔力刚健,练达之气流宕于纸间。

  鄂州近些年来散文创作的气氛特别活跃,其数量之多,质量之佳,令人欢欣鼓舞。这其中,人们都会关注到一些勤勉奋发、才华横溢的青年作者在文坛网络上起着号召性、推动性的作用。尤为突出的有邹剑川、李利华、涂林芬、龚愿琴、胡月梅等人,他们以春蚕吐丝的精神,绵绵不绝地创作出一篇又一篇锦绣华章,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里特别要向读者推介的是邹剑川,近些年来,他的散文作品以其博识睿智的思维特色、清冽如泉的语言文字,深受散文界朋友们的关注和好评。

  新时期以来,鄂州市的散文创作成就是令人欢欣鼓舞的。尽管《西山寻梅》中收入的仅仅是一部分,但这本散文集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我市散文创作的一个高度,这些作品取材于新时期、新世纪宽范围的生活,有着强烈的时代感。不少篇章有忧患意识,有凝重的历史感,更多的是创新意识,富有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时代精神。而且题材非常广阔,国家大事、民众心绪、自然风光、生活感悟、历史回眸、现实畅想……都有表达。有的源于对现实的洞察,有的起于对生活的思考,有的则表现为思想的敏锐与思维的活跃,以才情天赋和追求探索点燃艺术火花。一些作者开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显示了个人的气质和个性特点。或豪放伟丽、气势宏大,文思如泉;或清新优美、温润优雅,柔情似水;或深邃凝重、思想深刻,充满哲理;或风流倜傥、浅吟低唱,小中见大……总之,风格各异,各具精妙,聚百花于一园,万紫千红吐芬芳。

  诚然,若把散文创作的标准放在全省和全国的高度作比较,我们会感到许多不足。首先,缺乏在全省、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品,同时我们的作者也缺乏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精神。也许,一些作者没有意识到散文创作的艰辛与难度,甚至当作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殊不知,写作一篇高质量的散文,同样需要殚精竭虑的付出。散文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文体,具有它独特的魅力和社会功效,高品位散文的创作同小说、诗歌等文体的创作一样,取决于作者的综合能力和文学底蕴,取决于作者在思想和美学观念能否有创新与突破。虽然我们偶翻书刊常在不经意间发现甚至惊叹美妙的散文,但那绝非是作者妙手偶得、随意写出的。除了长期的生活积累外,作者必定在思想上经历过深沉的磨练,于艺术上作过艰辛的探索和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相信我们的作家和散文爱好者会在今后的创作实践中,遵循习总书记"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的教诲,拥抱火热的生活,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丰富深邃的内在情感,超越自我,创作出更多更好更富有美学价值的艺术作品,让我们的作品"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开创一个新生面!(编后:《西山寻梅》日前已由湖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关键词: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