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的观众场所一直在变化。如果将戏曲的萌芽追溯到原始时期的民间歌舞,那时的表演地是借助自然地势进行的。
《诗经》所说的“坎其击鼓,宛丘之下”中的“宛丘”,也就是当时的一个观演台,其四边高、中间低,利于群众观看演出。到汉代,这种观演方式仍存在。而将观演场所建筑化,是在汉代,当时搭建临时的看棚,用以观看“百戏”,这是为观众搭建的,表演者仍在自然地势上进行。
将表演场所建筑化,是在唐代,即“乐棚”,供下层百姓观看演出,而上层贵族观看演出则在歌台、舞台。
到了宋代,在城市,各类表演技艺有了一个固定的场所———瓦舍勾栏。这时,广大群众所观看的表演除了其他技艺之外,还包括戏曲的雏形———宋杂剧。所以,瓦舍勾栏可以被看成是中国剧场的雏形,且当时的勾栏由原来的四面观看表演变成了三面观看,已有了前后台的区分和上下场门。在当时农村,各种技艺的表演场所是“舞亭”,是一个高出地面、有顶盖的固定建筑,它是后来农村戏台的雏形。
元代时,城市的瓦舍勾栏依然存在,农村则出现了大量固定的戏台,这些戏台多数与庙宇相连,故称“庙台”。这些戏台已将前后台区分开,演员由上下场门出入,观众看戏在三面围观。
明清时期,随着戏曲的发展与成熟,出现了大量临时、固定的戏曲演出场所。在农村,多为临时戏台,称“草台”,有的搭建于陆地上,有的搭建于水上,南方则有搭建于船上的,形成一个流动的戏班。明代,昆曲盛行时,江南官员富户蓄优成风,时称“家乐”或“家班”。戏曲演出多在这些官员富户厅堂中铺的红地毯上进行,戏曲舞台又称“氍毹”。明清时期,在城市中出现了很多表演戏曲的茶园酒肆,此为宋元瓦舍勾栏的延续,这些地方设有戏台,以戏曲表演为主。与这些地方类似的戏曲表演场所是各省的会馆,那里也建有戏台。
民国以后,新式剧场开始进驻城市。这些新式剧场同原来旧式的茶园相比,最大的变化是将三面观演台变为了镜框式舞台,之后,中国戏曲演出多在这类舞台中进行,而农村依然沿袭着传统的“草台”样式。近几年来,那些早年的茶园会馆又被开发出来,作为戏曲演出场所,如北京的湖广会馆、正乙祠等。
舞亭:宋代农村出现的戏曲演出场所,它源于以前的“露台”,只是在上面加了顶盖。它高于地面,观众四面围观上面的表演,是元代戏台的前身。
庙台:即元代农村的戏台,因为它们多与神庙相连,故称“庙台”。这类戏台距台口三分之一处有2根柱子,两侧有短山墙,与后墙构成后台,所以这类戏台为三面观。这类戏台在山西保存最多和最完整。另外,陕西、河北、河南等省也有少量存世。
草台:明清时期在农村搭建的临时舞台,现农村仍有。该类戏台多用草席和竹竿搭建,将看棚、舞台与后台搭成一体,舞台较之看棚要高出许多,观众看戏多为仰视。舞台古时为三面观,随着乐队放到舞台一侧,慢慢成为一面观,后台与前台用草席或木板隔开,有上下场门。
氍毹:本指红地毯,后来演变为对舞台的称呼,它源于明清时期的一种戏曲演出习惯,当时昆曲盛行,高官豪绅多蓄优伶,在家中习演昆曲。而演出多在厅堂中所铺的红地毯上进行,久之则成风俗,这类演出形式到清中叶后渐衰。
宫廷舞台:指清朝皇帝为观看戏曲演出而建造的大型固定舞台,是私家固定戏台的典型。皇宫内有2座,一为漱芳斋戏台,供皇帝和太后宴会时娱乐所用(另有一“风雅存”小戏台,使用不多);一为畅音阁大戏台,如颐和园内有一座名为德和园大戏台、热河(今承德)行宫内有一座名为清音阁戏台,现已毁。这些戏台中,凡大戏台均为上、中、下3层,规模大,装饰豪华。
茶楼:也叫“茶园”、“戏园”或“戏馆”,是在清代兴起的一种戏曲演出场所,即在茶园酒肆中设戏台唱戏。这类戏曲演出场所,早先是以茶酒为主,看戏为辅,后来慢慢变成了以看戏为主,茶酒为辅,它们便成为专业的戏曲演出场所。这类戏曲演出场所较之原来的草台、庙台有很大进步,它们将戏曲演出地和观演地都置于室内,成为规模较大的室内剧场。观众席有等级划分,一般观众坐楼下,也称“池子”;有钱的观众则坐在楼上戏台两侧的包厢内,这类舞台,观众看戏也是三面观的,由于戏台放在室内,所以演出所需光线由原来的自然光变为人工光,舞台用光开始有了讲究。
剧场:上世纪初在城市中出现,最早的新式剧场是1908年建于上海的“新舞台”,以后则渐渐风行全国。其建筑样式主要受西方剧场的影响,由原来的三面观舞台变成了现在的镜框式舞台,观众席也变成了半环形、缓坡式的座位,照明设备随着电灯的出现而较之戏园有了很大提高。这类戏曲舞台出现后,逐渐代替了旧式戏园,成为以后戏曲演出的主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