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父母扶着我们颤颤巍巍学走路,教我们用饭勺吃饭;现在,我们长大了,却发现他们连饭勺都拿不稳,走路时双脚也颤抖,这就是帕金森病的常见表现。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市中医医院开展了相关科普、诊疗活动。据悉,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帕金森病患者逐年增多,引起了越来越多患者重视。
中国帕金森患者居全球首位
市民熊阿姨患帕金森病一年多了,最初只是行动缓慢,随后病情发展很快,渐渐出现手脚颤抖、表情僵硬等症状。熊阿姨的老伴说,熊阿姨患病之后整个人变得迟钝,“表情看上去都是呆的,别人见了都问她怎么突然会变成这样?”
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皮兴文介绍,全球有大约450万帕金森病患者,170多万病例在中国。但公众对该病认识严重不足,认为颤动、走路不稳、动作慢和僵硬,都是人老了以后的正常现象,造成帕金森病患者就诊率很低。早发现早治疗
“帕金森病是发生于中老年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皮兴文介绍,正常人大脑中有一种产生多巴胺的细胞,足够的多巴胺能维持人体正常运动,而帕金森病患者脑中的该细胞纷纷坏死,导致产生多巴胺不足,逐渐使人出现颤动、走路拖步等症状。
皮兴文说,随着环境污染加剧、食品安全堪忧,加之生活压力等客观因素,以及人们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健康意识的逐步加强,帕金森病呈现出一定的年轻化趋势。“治疗该病最好的方法,就是早发现、早治疗。帕金森病的核心症状就是慢、颤、僵,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基本已经是疾病的中期表现了。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此病的早期非运动症状,如嗅觉减退、便秘、情绪低落、深夜做梦出现大喊大叫、经常做噩梦等现象,要及时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难治愈但可控制
“对于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所以,我们要从饮食、运动和避免与化学品接触等方面入手,做好综合防控。”皮兴文说。
一般认为,通过采取内科药物、外科手术及其他辅助康复等治疗方法,可以大大减缓症状,让患者能够独立生活,且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但前提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患者才能早获益。如何做到尽量预防或推迟帕金森病的发生,皮兴文给出3点建议:
在饮食上,要改掉一些不良习惯,比如喜欢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建议多摄入一些粗纤维的食物和其他清淡通肠的食物,如西瓜、香蕉等。
要加强体育运动及脑力活动,选择变化较多、比较复杂的运动形式,比如多走走弯曲的石子路等。
尽量避免接触有毒化学药品,如杀虫剂、除草剂、农药、锰、汞以及有毒气体等。工作中需要接触这些物质的人,要做好相关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