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机杼声
———华容非遗保护成果巡回展一瞥
记者夏阳
油灯下,老人右手摇着车,左手牵着线,唧唧复唧唧,声声入梦来……儿时记忆虽已远去,但带走的只是褪色的画面。
几十年过去了,人们仍不舍这“乡土布艺”留下的粗布味道,而今,又闻机杼声。
飞针走线,织布铜梭穿过,纺车声响……在华容横山社区,蒲团荷花节系列节目一一上演,8月4日轮到华容区非遗保护成果巡回展。
下午3时许,一字排开的华容土布、刺绣、布贴、印染、鄂州雕花剪纸等华容本地的非遗项目和征集实物,进行了现场展示。此时,骄阳似与脸上的汗水比高,尽管如此,遮阳棚内的非遗传承人个个不顾天气炎热,埋头做实物,遇到好奇的参观者问这问那,他们也很热情进行解答。
1
“把布铺在地上,这样好印一些……”展示长廊的北头好热闹,围了一大群人,他们在干吗?凑近一看,他们正在进行手工传统印染———在1米8的纯白色土布床单上印牡丹花。
2位操作者是一对夫妇。女人心细,负责印染,她叫赵菊先,今年52岁,与一旁搭手的丈夫共同从事这个行当已有20多年了。
传统印染工具很简单,一把毛刷、一套色浆和各种各样的印花板。赵菊先用毛刷蘸上绿色的印染色浆,然后在肥皂上来回刷几下,“肥皂主要是起着润滑作用,在印的时候,色浆就不会形成坨子。”
转个背,赵菊先脱掉了鞋子踩在床单上,眼睛环顾一下床单四周,选定一角,将第一层印花板轻轻铺下。印花板上有不规则的镂空,赵菊先用毛刷在印花板上涂来涂去,直到将镂空的花填满。此时,赵菊先轻轻掀起印花板的一角,见镂空处已被色浆均匀填满,她又拿起印花板一一去印床单的其他几个角。
别急,工序还没完,这只完成了七分之一,大头还在后面。“印染可不是随便拿个印花板在上面刷两下,先印哪张再印哪张,都是有讲究的。”赵菊先补充道,“就拿这个印牡丹花来说,一般先印叶子,再一层层印花,这样印出来的颜色就不会混合了。”
看似简单的工具,工序却很复杂,想必手工费也不会便宜。赵菊先笑着说:“有人需求,我们就上门去收布,回家印好后再一家家送。我父亲那年代的人需求多,那时是挑担从早到晚到各家各户去收布,他在印花时,我总在一旁帮忙,慢慢就学会了。”
2个钟头才印好一张床单,少见的手工印染工艺,这下可让群众看了个底朝天。
2
华容被誉为“布艺之乡”。考古资料记载,纺织技术在华容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积淀。
在横山社区长廊的东边,老式织布机和纺线车占去展台的半壁江山。几位妇女坐在织布机前,一手拿铜梭,一手推挡板,左右脚有节奏地踩着踏板,踩一下,铜梭穿过千条经线,倏地闪过,一条纬条就随着铜梭被带到了另一只手的心窝里……
“左脚压纺线车,右手牵线,左手摇车。”今年65岁的省级非遗传承人倪珍云正在手把手教群众纺线。摇了两下子,棉线在手中不是打结就是被扯断。“纺线用力虽不大,但要求动作很协调,左右手稍没配合好,就会出毛病。”体验一番的小朱对记者说。
“只要想学,都可成为我的徒弟,那边正在织布的就是我带出来的最小徒弟。”倪珍云指向第2台织布机前的谢凤云。4年前,她与倪师傅在一家窗帘店认识的,当年倪珍云去店子加工布料,谢凤云则带着孩子在店里玩,一句“我当你徒弟,你收不收”的玩笑话,没有任何仪式和讲究,谢凤云便成了倪珍云的徒弟。
织一块成品布,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大大小小程序78道,其中最主要的工序有16道。38岁的谢凤云学艺已有4年,纺线和织布已不在话下,重要的工序也熟知一二,“倪师傅这一手艺是从上辈人传给她的,她干了40多年,我还够学!”
因土布原料为棉花,制成的布具有舒适、透气、冬暖夏凉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这块布的花纹叫筷子头夹细豆腐块,这叫长豆腐块、柳叶条、乌龟背、彩格子,彩格子一般用作外套……”这些好记又形象并带有乡土气息的花纹名称,都是倪珍云费尽脑筋想出来的。
当晚7时许,硪歌和楚剧上演,台下围满了观众。“从2012年举办非遗成果展以来,之前只是展示实物和图片,今年在此基础上,不仅重点突出项目技艺,邀请传承人进行实际操作,并与群众互动,而且还增加了樊湖硪歌这一非遗展示项目。”华容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姜剑松说,现场展示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们了解华容非遗项目和资源,让当地文化更好传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