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埠豆腐香
□朱营珍
A
“太和好山水,谢埠豆腐香”。国庆节前夕,一场以豆腐为名的美食节,汇聚了来自武汉、咸宁、黄石、鄂州等地游客达10万人(次)。
千年古镇谢埠,一度寂寞的码头,重现了其曾经的繁华。
我家在谢埠东约千米。小时候,我们都把谢埠称谢埠街,买东西都是步行经过桥头巷到达谢埠街。
那时,豆腐、皮子、香干子是奢侈品,只有来客或逢年过节才能吃上。过年前,家乡有个顺口溜:“廿五打豆腐,廿六剁年肉,廿七做粑吃,廿八炖鸡鸭。”可见,在家乡,豆腐、皮子和鸡、鸭、鱼、肉是同等重要。
B
年前,家家户户都要打豆腐。那天,全家人都很兴奋,因为在打豆腐的时候,可以喝上一碗豆腐脑。打豆腐的人多,有时排队要排到半夜。小孩子就会和大人一样熬夜等着,实在熬不住睡着了,等到豆腐脑出来时,大人也会叫醒我们喝上一碗。
上世纪80年代末,大姐夫带着我大哥和三哥到咸宁做豆腐,后来回家做了一段时间,我就知道了豆腐的制作过程。将洗净的黄豆放在山泉水、井水或自来水中浸泡一天一夜,夏天时间可短些。用双手搓掉豆壳,把浮于水面的豆壳捞出来,接着把黄豆磨成糨糊,装进一个四角挂起的大白布袋子里,人工掺清水搅动,并上下转动挂着四角的十字架,乳白色的豆浆便流进下面的一个大木桶里。再用木桶把豆浆盛到2口大铁锅里煮沸,随后装进一口大水缸里,慢慢点熟石膏水,这道工序叫点浆。边点浆边用水瓢在上面来回搅动,待出现小颗粒状为止,盖上木盖,20分钟后便成豆腐脑。刚出锅的豆腐脑放上白糖后,又香又甜,太好喝了。
但是,做豆腐的人十分辛苦,当人们还在熟睡时,他们就起床了。逢年过节,豆腐供不应求,做豆腐的人常常是夜以继日加工,不得休息。
C
谢埠豆腐香,它是有故事的。相传,吴王孙权建都武昌(今鄂州)时,谢埠就开始制作千张皮。孙权迁都建业(今南京)后,委派大将军陆逊辅佐太子孙登留守武昌,太子经常到吴王山避暑和狩猎。
武昌山又名吴王山。据《武昌县志》记载,武昌山在县南一百五十里谢埠之南,武昌以武昌山为名。吴王山下的谢埠村,地处两水交汇处,水运方便,已成热闹的商埠。当时有一家谢氏豆腐作坊,每天从吴王山金鸡泉处取水,做出的一种豆制品,薄得几近透明,入口绵软、清香,让人过齿难忘,这就是谢埠千张。明清时,被列为朝廷贡品。
如今,谢埠千张已成鄂州特色农产品,并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还被列入市级非遗名录。
夏祖林是谢埠街的“老豆腐”,他的父亲夏敬凡做的豆腐在谢埠街是数一数二的。夏敬凡去世后,夏祖林子承父业。
豆腐节期间,谢埠街上的空气中飘荡着甜甜的豆香。夏祖林的妻子高彩凤高兴地说:“平时我家每天只做1板豆腐,赚个百把块钱过日子。豆腐节期间,街上每家每天都要做10板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