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黄朝晖 曹彦
上月底,市委书记李兵前往洋澜湖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所在地调研,对工程取得的成效予以充分肯定。
2016年4月,市环保部门委托鄂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洋澜湖选取一处湖湾,启动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这是多年摸索实践之后,我市围绕洋澜湖治理推出的又一举措,洋澜湖踏上生态修复之旅。
试点区域水质三连跳
熊学山,今年74岁,在洋澜湖边生活了一辈子,对洋澜湖水质变化深有体会。“30年前,湖里的水清亮着哩!再往后,就不行了,捞起来的鱼一股煤油味。”
去年,所在小区沿湖的路面全部刷黑,亲水护栏建起来,熊学山每天沿湖走上几圈。他发现,30年前的感觉似乎又找了回来:岸边菖蒲四季长绿,黑藻、狐尾藻等植物铺满湖底,偶有鱼儿穿梭其中。
洋澜湖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位于鄂州大剧院后的一处湖湾,面积45000平方米。该湖湾地处老城区,周边人口稠密,示范工程启动前是整个洋澜湖水质最差的地方之一,为劣ⅴ类。
“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治理,让试点区域的水质恢复到Ⅲ类标准,水生植物的覆盖率达到70%以上,形成稳定的清水型湖泊生态系统。”鄂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袁怡介绍。
一年多以来,鄂美公司在试点水域分别进行垃圾清理、湖底清淤、围隔围网、基底改良、鱼类清理、植物群落构建。去年11月,示范工程通过阶段性验收。
“看得见的是湖水变清了,看不见的则是各项指标的变化。”袁怡说,治理后,试点水域总磷、总氮等各项指标达到Ⅲ类水标准,水质明显改善。
生态治湖全面铺开
45000平方米,只是偌大洋澜湖的一隅。
去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向我省反馈督察情况时指出,全省8个城市内湖,只有一个满足水功能区划的要求。
“示范工程为洋澜湖水生态治理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本。”市环保局局长胡太平说,该局已就示范工程的经验做法,形成初步报告,并适时向市委、市政府作专题汇报,“希望借试点经验,在洋澜湖所有湖湾水域开展生态治理。”
胡太平还介绍,目前对洋澜湖水生态影响最大的两个不利因素是城区生活污染和流域性污染。
对此,我市已提出并正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上述两大问题。
一是进行城市地下管网雨污分流改造;二是将小桥港、英山港、五丈港、洪港纳入黑臭水体治理范围;三是启动实施三山湖与洋澜湖水系连通工程。
重建生态路仍然漫长
从凤凰路鄂州大剧院往里走,不过几十米远,即可到达示范工程所在区域。途经路段,有一个简易的洗车点。冲洗机动车的污水顺着路边的沟槽流入地下管网。
“这些带着白色泡沫的污水,含磷量是非常高的。”袁怡表示,目前试点区域仍有明显的污水流入,已渐趋好转的水质是否会出现反弹,他忧心忡忡。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主城区地下管网雨污分流工作欠账较多,除新建城区地下管网是按照雨污分流标准建设外,老城区雨污分流工作还相对滞后,由此给洋澜湖水生态保护带来压力。
近两年来,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一直在进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将这项工作列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预计至2019年全面完成。
“只要能够从源头控制污染,再建立平衡的生态系统,湖泊的自净能力还是很强的。”对此,袁怡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