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这个词出现过几次?都是什么意思?
在真假美猴王中,二心这个词出现了五次。第一次出现在标题中,“二心搅乱大乾坤。”
这个二心是什么意思呢?小说中多次称孙悟空为心猿,比如,“心猿归正,六贼无踪。”“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等。这里心猿指的都是孙悟空。而在真假美猴王篇章,出现了两个孙悟空,一个孙悟空是六耳猕猴变化的。两个孙悟空就是两只心猿。所以,这里的二心指的就是两只心猿,即孙悟空和六耳猕猴。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两只心猿扰乱了天地宇宙,或者说,孙悟空和六耳猕猴搅乱了天地。
孙悟空和六耳猕猴为了分辨真假,他们从花果山打到南海,从南海打到女儿国,从女儿国又打到天宫,从天庭打到地府,又从地府打到了灵山。动静太大,把天地都搅乱了。所以,就叫二心搅乱大乾坤。
二心第二次出现在地府,是“孙悟空”说的:“看‘假行者’是何出身,快早追他魂魄,免教二心沌乱。”这个孙悟空作者也没说是真孙悟空,还是假孙悟空。所以说,这个二心,必然不是生了二心。这个二心同样是指真假孙悟空。意思是,快点分辨真假,免得两个孙悟空扰乱天地。
第三个二心,出现在真假美猴王去灵山时的赞诗里。“人有二心生祸灾,天涯海角致疑猜。”这个二心指的就不是孙悟空了,是指唐僧师徒因为各自有了二心,也就是内部不和,所以产生了灾祸,让六耳猕猴趁机混入了取经团队,孙悟空和六耳猕猴跑遍了天涯海角,也无法分辨真假。
第四个二心,出现在如来的口中。如来说:“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一句话有两个心,我认为这两个心,并非一个意思。第一个一心,指的是你们都在专心听我讲课,或者说你们都是一心一意的,都很认真,没有走神。第二个二心竞斗,指的同样是两只心猿在打斗。意思就是孙悟空和六耳猕猴在打斗。这句话很容易被理解成,你们都是一颗心,且看有两颗心的争斗来了。任何人都是一颗心,所以没必要多此一举,说你们都是一颗心。
如来的意思是,你们都心无旁骛,在专心听讲,没发现外面有动静,现在先不讲课了,且看两只心猿争斗来了。所以,才有了后面一句描写:“大众举目看之,果是两个行者,吆天喝地,打至雷音胜境。”因为大家都太专心了,没注意到打架的动静,如来提醒后,果然看到两个行者。
二心最后一次出现,是在次节的篇首,也就是师徒们各自剪断二心。不同的人表现不同。唐僧的二心是凡心,孙悟空的是不睦心,猪八戒和沙僧的是嫉妒心。同时,也指除去了假悟空,假唐僧,假猪八戒和假沙僧。然后师徒们重新团结一心。
总之,真假美猴王这里的二心,并非单纯指孙悟空的二心,六耳猕猴也并非孙悟空的不睦心生成的。但除去了六耳猕猴,等于除去了假悟空,也等于除去了孙悟空的不睦心。但绝对不是说,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的魔心所化。
六耳猕猴是真实存在的。
六耳猕猴在剧情上,是客观存在的。孙悟空打死了六耳猕猴后,作者旁白说:“孙大圣忍不住,抡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至今绝此一种。”至今绝此一种,就说明他是客观存在的物种。
六耳猕猴从出场到死亡,也不过短短的1天时间。若他是孙悟空的心魔所生,他生成后,就需要长大,学艺等过程。孙悟空从石猴到学艺,中间是经过了几十年的时间的。六耳猕猴一天就长大,又学艺,这不符合小说的设定。所以,他是一种早已存在的物种,只不过在真假美猴王剧情中,正巧出现了而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