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漫画

分类: 365bet体育在线开户 发布时间: 2025-08-01 00:34:48
作者: admin 阅读: 4457 | 点赞: 976
香港漫画

香港漫画业由1990年代中由盛转衰[4],至今仍未蓬勃起来,原因林林总总。

互联网的兴起

编辑

随着互联网于90年代末兴起,给社会人士多了很多的选择[5]。他们很容昜从网络中欣赏到外国漫画,不再留恋本土的,加上一些的网上游戏于当期发展,还不需要再以金钱换取资讯,不少人从此放弃观看香港漫画这项艺术。此外,内地一些网站非法上载漫画内容,而内地政府方面却不加以监管,以致香港读者不再购买漫画,对香港漫画业的销路造成重创。然而,有盗版网站就反驳称如果一本漫画是好看的话,网上只是个宣传平台,并不是个致命伤。[6]

题材狭窄

编辑

香港漫画家王国兴指出,香港漫画的选材非常狭隘,大多以技击、“武侠”为主题,如《龙虎门》、《风云》、《中华英雄》、《李小龙》等,这样的主题在漫画界持续了几十年,读者难免认为香港漫画题材狭窄、沉闷、单一。[7]从而选择观看题材较多元外国漫画。

法律限制

编辑

香港法例对漫画及电影的规管,存在着一个公平成疑的双重标准。

在香港,电影受香港法例第392章《电影检查条例》规管;包括漫画在内的部分非电影媒介,则受香港法例第390章 《淫亵及不雅物品管制条例》规管。两者有一个明显分别,就是前者设有IIA级“儿童不宜”及IIB级“青少年及儿童不宜”此灰色地带级别,“(青少年及)儿童不宜”仅劝喻性质,实质无限制,任何年龄人士也可观看。但后者则无同类级别,只有:

第一类“非淫亵亦非不雅”,无限制亦无劝喻。类同《电影检查条例》中的 I级“适合任何年龄人士观看”。

第二类“不雅”,禁止派发、传阅、出售、出租、交给或出借予未满18岁的人士,或将该等物品向该等人士出示、播放或放映。严格程度类同《电影检查条例》中的III级“只准18岁或以上人士观看”。

第三类“淫亵”,禁止向任何人士发布。

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双重标准:同样内容,若在电影出现,根据《电影检查条例》,可能被评为IIB级“青少年及儿童不宜”,任何年龄人士也可观看;但在漫画或影碟等非电影媒介出现,根据《淫亵及不雅物品管制条例》,却可能被评为第二类“不雅”,禁止未满18岁人士观看。

1994年发生“《情侣周刊》事件”后,政府加强对包括漫画在内的刊物规管,规定被评为第二类“不雅”的漫画,须以胶袋包裹,封面及封底皆最少用20%面积印上警告字句。此举使到正当主流漫画也遭受牵连。不少漫画也被禁止出版或罚款。引致大大缩减了香港漫画业的自由,及令漫画封面留下个丑陋的烙印[8] ,更使漫画行业与淫亵物品审裁处关系恶化。

1995年,黄玉郎提议政府推行“漫画三级制”(或称“漫画四级制”,视乎是否把第三类“淫亵”计算在内),即参考《电影检查条例》,修订《淫亵及不雅物品管制条例》的级别,增设“(青少年及)儿童不宜”此等仅劝喻性质,实质无限制的灰色地带级别,以打破对漫画的“第一类“非淫亵亦非不雅”/第二类“不雅””、“准许/禁止未满18岁人士观看”的非黑即白一刀切二分法,但不获接纳。2000年,以黄玉郎为首的香港漫画联会成立,再提出同样建议,当审核《淫亵及不雅物品条例》时,适逢第一届立法会解散前夕,相比起大量的政治议题,这个议题显得相当次要。结果在这个“2000年第48号第44条修订”中,有关“不雅及淫亵物品管制”丝毫未有改动,此事之后至今一直不了了之,再无下文。

日本漫画的正式引入

编辑

1980年代,香港市面虽然已有日本漫画中文版,但多是非正式授权,而是多间盗版商各自出版,质素参差、期数混乱版本不一。约1992至93年起,香港几间大型漫画出版社,正式购买日本漫画的香港中文版版权,在港有系统地出版日本漫画中文版,累积数十年的巨量日本漫画作品,一下子正式引进香港市场,仍然正常发展的香港本地漫画,难以招架。

社会风气

编辑

1990年代,政府常推出一些不雅刊物宣传片,加上新闻上常传出社会人士非议,指很多漫画含有暴力、色情等资讯,会影响青少年的心智,呼吁青少年的家长监管子女不要购买那些漫画。引致不少青少年家长在这一片的风气下误以为所有的漫画皆是不雅刊物,而禁止子女购买。无形中也对香港漫画业造成冲击。